進入的早搶占了市場
我是在 2013 年的春節前夕買了一個小米 2 的智能手機,之前一直沒用過平板智能手機。但早就知道很多人都在通過智能手機玩微博,玩微信。為了體驗下在手機上玩微博、微信的感覺我就買了個智能手機。
我大概是在 2013 年 1 月份左右開始從網絡新聞上知道有微信公眾號的,當時想既然微博進入的晚了,那微信就早點進入吧。于是我就在 2013 年的 2 月份的時候申請了一個叫“哲學人生網”的微信公眾號。而在此之前我做了大半年的“哲學人生網”的新浪微博。
富有哲理的內容吸引了原始粉絲
于是我就開始了微信公眾號的運營生涯。我最開始的時候是在微信公眾號上發一些我之前微博上發過的能啟迪人心的哲言哲語。最開始粉絲增長的很慢,做的很艱難。為了早日實現 500 個粉絲通過微信的加V認證,我不得不在自己的同名新浪微博上掛上我的微信二維碼。從 0 粉絲到 500 粉絲大概用了二十天左右,在到達 500 粉絲之后我很快就申請并通過了微信認證,因為我之前的新浪微博是有官方加V認證的。
微信認證加快了增粉速度
在通過微信加V認證之后,粉絲增加的速度比之前快了很多,我記得從認證前的每天一二十個,增粉速度一下子提高到了每天五六十個,增長速度大概提升了三倍左右。
剛開始的時候我所發布的內容主要是從自己的微博上搬,里面有自己原創的,也有引用名人的。所選取的內容都是經過我的嚴格篩選的,都是一些非常經典的內容,是我自己非常欣賞的內容。有關于人生的,關于情感的,關于心靈的,關于生活的,等等。都是非常有“哲理”的能給人啟發的,能引起人的深思或反思的內容。
搜“哲學”排名第一
剛開始我也很好奇,每天新增的這五六十個粉絲到底是從哪來的?我當時對微信的“朋友圈”的概念還不是很熟悉。我嘗試了下微信上搜索公眾號的功能,搜索關鍵詞“哲學”的時候我的微信公眾號是排名第一的,這很可能就是我的粉絲來源的一個重要通道。
無心插柳柳成蔭
剛開始的時候其實我并沒有想著把這個微信公眾號做多大,只是憑著自己的愛好嘗試著在做,憑著自己的喜歡業余時間在做。后來做著做著發現喜歡我發布的內容的人很多,粉絲增加的越來越快。在通過認證后的最開始的兩個月是平均每個月增加五千個粉絲左右的。并終于在 2013 年 6 月 8 日的時候突破了一萬粉絲。
發送微信文章的三條原則
自從粉絲量突破了一萬之后,我就開始更加重視微信消息的推送了,開始選擇更加精華的內容進行推送,開始正式發布圖文消息。在選擇推送內容時我非常的小心謹慎,每篇文章都要經過我仔細的思考推敲,每天只發一篇文章,每篇文章都要認真的排版,包括每段文字前兩個字的空格都不能少。
我發文章有三條原則:
1、必須是符合我的價值觀的內容,
2、必須是我發自內心喜歡的內容,能吸引我的內容,
3、必須是能給人帶來啟發和啟迪的內容。
同時,我也開始自己寫原創文章,寫自己十多年來對人生的思考,對生活的感悟,對心靈的探索,對情感的感受等等。再配上精美的圖片,受到了不少微友的喜愛。有不少微友經常給我留言稱贊,這也鼓勵了我進一步創作。
沒有刻意做推廣
其實期間也想過搞些推廣什么的,讓粉絲增長的更快一些,比如論壇發帖宣傳微信二維碼,貼吧推廣微信二維碼,等等,但是由于自己當時還是業余時間在做微信,平時工作忙,精力有限,這些事情也只是想一想,并沒有付諸實踐。
粉絲增速越來越快
大概達到三萬粉絲以后,平均每天增長的粉絲人數達到了二百以上,平均一個半月增長一萬粉絲。在達到五萬粉絲的時候開始每天平均增長三百多粉絲,平均每個月增長一萬粉絲。
在微信公眾號上留個人 QQ
大概是在兩萬粉絲左右的時候我在文章中公布過一次我的個人 QQ 號,一下子引來七八十人加我為好友。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微信公眾號的威力。
感受到微信公眾號的強大威力
由于我是單身,也想通過微信公眾號給自己找個女朋友。于是大概是在五萬粉絲左右的時候,我寫過一篇名為“我為什么找不到與自己心靈契合的另一半?”的文章,并在文章結尾附上了我的個人微信號,當天晚上有超過五百位微友加我的個人微信號。這讓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微信的強大威力!
同時據我在微信公眾號后臺的“圖文分析”中看到的數據,從 2013 年 10 月份以后,我自己寫的原創文章每天有超過一萬人閱讀。每天至少有超過一千人轉發。這是我在發新浪微博時所未曾享受到過的待遇。
我記得在江蘇衛視的“非常了得”節目上孟非曾經問過柳巖一句話,問她微博的轉發量有多少,柳巖說我發的微博轉發量必須過千,不過千我要刪掉的。而我此時通過微信發布的原創文章轉發量已經過千了,享受到了和明星同樣的待遇。這也增加了我的成就感,也促使了我下決心一定要將這個微信公眾號運營好。
發布語音消息后我知道自己火了
第一次嘗試發布語音消息是在 2013 年的 12 月 29 日的晚上,我當天發布了一分鐘的語音消息,在語音的結尾告訴大家回復“反思”兩個字給你看一篇文章,語音消息發出去后當晚有超過 2600 人回復“反思”這兩個字,第二天又有超過 1800 人回復這個關鍵詞。這下子我知道我的微信火了,我真正的感受到了我的微信公眾號的影響力。當時我的微信粉絲數在六萬到七萬之間。
從那時起我就開始籌劃下一步招募會員的事。但是我想既然要做就要把這個事情做好,不能操之過急,于是我就想等達到 10 萬粉絲之后再開始招募會員。
整合“哲理哲言”閱讀量增長了一倍
在臨近 2014 年春節的時候,粉絲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為了提升粉絲的增長速度,我暫時停止過一段時間的文章原創,而是發布了一些自己平時精心收藏的哲理哲言,都是一些感悟很深的能引發人的深刻思考的哲理,我收集若干條相同主題的哲言將他們整理成一篇文章發出去,很受讀者的喜愛。
打開率由平時的 20% 左右增長到 30% 到 40%。圖文的閱讀次數由原來每天一萬左右增長到了每天兩萬左右。我發現很多朋友確實很喜歡短小的“哲言”,可能是因為大家平時工作都比較忙的原因吧,沒有很多時間看長篇大論。發送這樣的文章我堅持了一個月左右。
為了拉近與粉絲的心理距離重新開始原創寫作
考慮到自己以后要招募會員,必須要有鐵桿粉絲,因此必須要拉近與讀者的心理距離,要增強讀者的粘度。但是發非原創的內容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會疏遠與粉絲之間的心理距離。
原創文章時與粉絲之間的那種情感共鳴,那種思想的傳達,那種心靈的共振是非原創文章所無法替代的。于是后來我又恢復了每天一篇的原創文章。這樣又堅持了大概一個月粉絲人數終于突破了十萬。
招募會員獲得眾多粉絲的積極響應
在突破十萬粉絲后我就開始籌劃招募會員的事,在正式招募會員之前我想先做個調查,看看粉絲對招募會員的支持度如何,剛開始我曾經為調查的問題犯過愁,當時考慮到要開發調查程序等等,需要花很多的時間精力。
后來我想到了一個方法,就是在自己文章的結尾加上一句話,用關鍵詞回復的方式做調查,這樣就不用開發任何調查程序了。于是我就做了 365 元一年招募會員調查,當天就有超過三百微友響應。使我增加了招募會員的信心。
在一周之后我正式啟動了招募會員的活動,得到了眾多粉絲的積極響應。這時我松了一口氣,我的微信公眾號終于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