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咨詢電話:0518-85525170 管理頁面

行業動態
News

當前位置:首頁>行業動態> 公司新聞

團隊與精英銷售績效考核的區別

發布人:系統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4-01-06 09:02

 企業以“分公司整體任務完成”為績效前提,導致優秀的業務經理業績突出,卻因整個團隊未完成任務而遲遲拿不到績效工資。這種考核方法只能把“肥的拖瘦,瘦的拖垮”,最終大家“抱團而死”。
 
  完成任務卻拿不到績效工資
 
  張經理就職于國內著名的家電企業A公司武漢地區,剛剛被提升為銷售經理,全權負責湖北省的銷售。他上任的第一把火還沒燒熱,銷售主管小劉就提出辭職。
 
  張經理知道,小劉這段時間的壓力非常大,想辭職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公司業績考核文件規定:“個人完成任務后,只有在分公司任務完成的情況下才能拿到績效工資??己它c中開單量占35%、回款占40%、零售量占25%?!?
 
  小劉與前任銷售經理的個人關系不錯,這三個月來為了完成整個分公司的銷量任務而拼命回款、壓貨。雖然每個月小劉的個人任務都完成120%以上,但分公司連續三個月離總任務都差上一截,小劉累死累活也沒拿到績效工資。
 
  更糟糕的是,由于過度透支市場容量,本月本區域的銷量任務只完成了50%,老上司偏在這時候調離??床坏较M乃缓昧碇\高就。
 
  在武漢區域做銷售主管期間,張經理就對公司的考核體系頗有看法。這個考核制度大體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
 
  1.缺失過程考核,業務人員月初睡大覺,月底拼命開單、壓貨;銷售經理每到月底挨個給業務員打電話,結果該完不成還是完不成;有些經銷商抱怨業務員只到月底打款的時候才出現;賣場的經銷商促銷員對公司產品不了解,有些人甚至對競品、渠道、終端的最新情況一無所知;有些經銷商反映本區域價格體系混亂,業務員不聞不問只管壓貨……
 
  2.業務人員在每月25號前后如完成任務的90%,就處于等待和觀望狀態,并多方打探其他人的業績完成情況和分公司整體業績完成情況。如果分公司整體基本能完成,就做最后沖刺;若不能完成,就將原本在當月能開的單和能收的款項轉移到下月,以備后用。
 
  3.單一的業績考核點不能對每月重點市場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業務人員為完成零售量,大賣低端產品,造成公司產品結構嚴重不合理,平均銷售利潤下滑。
 
  張經理尋思著,如何趁著“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時機,變革薪酬制度。
 
  破解一:分項考核,重在過程
 
  在爭取到上級的支持后,張經理著手推行他的“加強過程考核、業務重點工作考核、動態監控業績完成情況”的綜合業績考核制度以及任務限時完成制度,制定了考核表(如表1)。
 
 
 
  由于業務人員在每月25號前后對銷售任務的態度不同,張經理便細分了月銷售任務(表2)。
 
 
 
  而上、中、下三旬完成任務情況,分別占月底業績考評的30%、30%、40%。
 
  這種過程考核,占據整個考核比重的30%,取消了以前業績考核占據 100%的現象,也杜絕了業務人員“月初睡大覺、月底跑斷腿”的現象。
 
  破解二:任務分解,權重制衡
 
  如何防止業務人員為了完成零售量大賣低端產品,造成公司產品結構嚴重不合理,平均銷售利潤下滑呢?
 
  1.在與各區域充分論證后,銷售經理將公司總部分配的任務分解到各區域市場(此點最為重要),區域經理根據分解到本區域的當月任務量和區域市場的實際情況,制定任務分解表,并明確本月任務考核的計算方法(如表3,表4)。
 
 
 
 
 
  范例:甲分公司×區域2月份各項任務分解表
 
  任務考核計算方法:K任務完成率(占任務權重40%)Y1=銷售量完成率×20%+零售量完成率×10%+利潤產品完成率×5%+新網點拓展完成率×5%。
 
  B任務完成率(占任務權重40%) Y2=高端產品銷售量完成率×10%+常規產品完成率×20%+促銷/特價產品完成率×5%+網點拓展完成率×5%。
 
  J產品任務完成率(占任務權重10%) Y3=銷售完成率×5%+網點開拓完成率×5%。
 
  綜合考評完成率(占任務權重10%) Y3=經銷商進銷存及營銷人員行為考核結果完成情況占5%+工作態度占5%。業務經理本月實際得分=(Y1+Y2+Y3)×100考核系數,并以通知的形式下發。如無異議,請在任務確認書上簽字確認。
 
 
  
 
  2.在每月初的營銷例會上,下發分解表給業務員,并講解分解任務量的來由,由各業務員確認自己的任務量,無疑問后,再由各業務員具體將各產品任務量分解給相應的經銷商,最后填報任務完成推進表,開始執行。
 
  3.在下月營銷例會上,由銷售經理公布每位業務員上月的任務完成情況及實際考核得分。根據考核標準進行獎懲。
 
  除了該制度以外,張經理還給自己制訂了每周對團隊成員的電話關心計劃,電話的內容主要包括問候、了解工作進展情況。電話關心,能恰當地體現團隊的人文氛圍,又能及時發現團隊成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便給予及時幫助。
 
  《綜合業績考核制度及任務限時完成制度》配合以人文的電話關心計劃,很快激發了營銷團隊成員的積極性。本制度自從執行以后,甲分公司的業績有了明顯的進步,銷售團隊開始擺脫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工作狀態。新制度使張經理對團隊每日的工作狀態了如指掌,業績節節攀升。
 
  點評:抓住關鍵指標
 
  A公司考核制度存在的三個問題相當具有代表性,作者提出的兩種破解辦法,基本與三大問題相呼應,前后邏輯連貫,自然得體。這里想針對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1.必須區分個人績效與團隊績效
 
  “個人完成任務不能拿到績效工資,只有在分公司任務完成的情況下才能拿到績效工資”,A公司這種“一損俱損”的現象,很顯然會扼殺先進,無法凸顯個人績效。
 
  但這種情況在很多公司都存在,之所以出現這種怪現象,追根究底是“績效考評權”集中在總部,沒有下放到分公司??偛恐皇轻槍Ψ止緦蛹壸隽嘶\統而簡單的績效考評:分公司只有完成任務,才有一筆績效工資。所以,分公司在做績效考評時,也只能把“分公司整體任務完成”作為前提,把個人績效禁錮在團隊績效之下。在這種考評下,除非團隊績效可以輕松完成,否則會把“肥的拖瘦,瘦的拖垮”,最終“抱團而死”。
 
  2.績效工資占總收入的比重是多少?
 
  績效工資占總收入的比重,是績效考評的關鍵內容。從文章看,A公司的績效工資所占比重可能較大,一旦拿不到績效工資,就危及到業務主管的基本生存。
 
  一般而言,對于成熟穩定的渠道網絡,重在服務和過程,績效工資所占總收入的比重不宜過大,最好不要超過1/3。業務人員即使在某一段時間內沒有拿到績效工資,也還基本可以安心做好本分的、基礎的工作,不至于忍饑挨餓想跳槽。
 
  3.考核過程還是考核結果,與主管層級有關
 
  在績效考評的眾多指標中,分成兩大類:結果導向指標(業績、利潤)、過程導向指標(鋪貨率、客戶開發率、拜訪達及率……)。
 
  是考核過程還是考核結果,這是有規律可循的:對于中高層主管,結果導向指標重于過程導向指標,“高結果,低過程”;對于基層業務主管,過程導向指標重于結果,“高過程,低結果”。
 
  4.指標不宜太多,抓住KPI即可
 
  過程指標當然很多,但又不宜太多,要仔細篩選,抓住關鍵指標(KPI)即可,一般而言不超過三個。計算過程要簡化,讓被考核者一看就明白,用“心算法”就能知道自己可以拿到多少錢。
 
  個人認為A公司張經理制定的考核表屬于“完美主義”,指標也近乎苛求般全面(15個指標),任務的分解、確認和推進過程太嚴謹,需要邏輯概念和思維非常強的業務人員才能領悟。
 
  5.知易行難
 
  對于過程考核,“非不知,乃不能也”。因為,推動者不光要有無比的耐心和細心,更關鍵的是要有相應的配套組織動作,去一一檢核這些細分的過程指標。
 
  過程指標太多,很容易造成“管理過度”、“考核成本太高”,讓主管陷入決策困境。每每此時,主管猶豫不決,稍一妥協,馬上又走入另一個極端:流于形式。
 
  必須提及的是,績效考評不是萬靈丹,不能代替日常的行政管理。筆者覺得,績效考評僅是一種策略管理工具,讓被考核者知道努力的方向和工作重心。至于一些日常的工作計劃、拜訪計劃和信息管理等工作,可以納為程序性工作,用行政辦法“正強化、負強化、懲罰”等來管理,或許更為有效。
思思91精品国产综合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乱老妇女|欧美XXXX做受欧美Gay|欧美猛性xxxxbbbb|明星乱亚洲合成图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