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中小企業作為通信產品的主要消費者,其信息化建設水平、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電信公司業務收入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存在許多問題,因此,進行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研究是十分重要且非常必要的課題。
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觀念問題。許多企業家認為在現有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方式下,中小企業獲得了蓬勃發展,沒有必要非趕信息化這個“時髦”。還有一些企業管理者把信息化建設僅僅理解為計算機操作,沒有意識到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的、復雜的工程。在這些企業中,人們往往認為計算機軟、硬件的配置就意味著信息化建設的完成,或者認為建立一個企業網站就算已經實現了企業信息化。這種認識制約了企業信息化的健康發展。
2.人才問題。中小企業由于經營規模小,業務品種單一,很少能像一些大的跨國公司一樣建立起自己的IT團隊,它們對人才的吸引力有限,企業內部很少能夠找到既懂得IT技術又懂得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大多采用外包方式將信息化系統交給外部的管理軟件公司去做,由于開發人員不清楚企業內部的具體情況,溝通難的問題導致企業的機會不斷流失。
3.資金問題。企業信息化系統每年的維護費用普遍占整個系統建設費用的10%-20%。中小企業由于存在實力弱、管理水平低、信譽差的缺陷,在融資方面一直比較困難,以至于許多企業根本負擔不起如此巨大的信息化建設費用,更有許多企業由于后續資金不足間接造成了初期投入的浪費。
4.管理問題。一些中小企業還沒有建立起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許多業務規則存在很大的人為性和隨意性。許多企業組織結構建立在專業分工的基礎上,業務流程不清晰,管理模式和組織形式無法適應現代管理的需要。有些中小企業缺乏總體規劃,各部門對信息條塊分割,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
5.信息化進程與企業發展不匹配問題。不同的企業對信息化的需求截然不同。許多中小企業在實施信息化過程中帶有很大盲目性,未能準確把握自身需求,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究其原因,關鍵是定位不準,未能將適度信息化作為追求的目標。
6.信息化“一攬子”解決方案問題。中小企業的經濟實力是有限的,它們不可能像大企業那樣對信息化建設投入大量資金,但又不能偏離信息化,因此在尋找適合自己的信息化方案上常常遇到困難。面對如此豐富多變的信息化技術、面對各類經銷商、面對諸多可選擇的方案,有些中小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上走了不少彎路。因此,它們對運營商提供的硬件、軟件“一攬子”解決方案很感興趣。
7.環境問題。企業信息化需要以整個社會環境的基礎作為支撐保障。雖然國家近幾年在建設信息基礎設施、開展信息交流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但總體還是很薄弱。同時,國家在電子交易的法律保障、支付信用、貨物配送、網絡安全等方面有待完善,如對計算機網絡犯罪還缺乏有效的法律和技術防范。部分企業擔心商業機密泄露,系統遭到攻擊與病毒侵襲,導致數據丟失和破壞甚至系統癱瘓,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建議與對策
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的目的應當十分明確,應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如資金、實際需要等)及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自身規律,分階段、分層次進行,科學規劃、穩步實施。
1.進一步加強對企業信息化工作的宏觀指導、組織保證和政策支持。貫徹“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落實黨和國家領導人關于信息化的指示,進一步加強對企業信息化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規劃。充分發揮國家企業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和各地企業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制定規劃,研究政策,加強宣傳,進一步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堅持按照“政府推進、市場引導、企業主體、行業突破、區域展開”的方針,加大企業信息化工程實施力度,為加快推進企業的信息化提供更加切實有力的宏觀指導、組織保證和政策支持。
2.引導企業自身強化信息化意識,加大力度實施企業體制、技術、管理創新。受多種因素制約,許多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是在舊的體制、機制和管理模式基礎上進行的。企業實現信息化并真正從中受益,增強競爭力,一個重要基礎和前提就是首先實現企業內部的信息化。企業內部的信息化就是企業管理體制改革、管理流程再造、管理手段革新和管理團隊重組的過程,要求企業必須加快推進改革、改組、改造步伐,加強內部管理,否則,體制、機制、組織結構、管理模式等一成不變,陳舊僵化,即使采用最先進的技術裝備和信息系統,也只會失敗,不會成功。
3.建立健全企業信息化支撐配套環境。目前,網絡基礎設施、產品與服務編碼、技術標準與規范、工程監理、安全認證、網上支付、物流配送等企業信息化的公共支撐配套環境都存在問題或差距,制約著企業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建議有關主管部門聯合各方面力量,加快研究,統籌規劃,分步解決,盡快建立健全企業信息化配套支持體系,以更好、更快地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
4.多渠道融資,加大企業信息化投資力度。從這次調查結果看,企業信息化投入力度不大,許多企業資金缺乏是企業信息化的一大瓶頸。因此,為了加快推進企業信息化進程,企業自身必須本著有所為和有所不為的原則,加大企業信息化投資比例和力度。同時,政府主管部門也要積極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一方面,政府加大貼息貸款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鼓勵、支持企業通過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發展產業投資基金和吸引風險投資等多種方式引進資金,支持企業信息化建設。
5.按照“以案例帶應用、以應用促發展”的方針,加大案例征集、推廣工作力度,示范帶動企業信息化工作。一些行業和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已經取得明顯成效,部分成功的案例已匯編出版。這些優秀案例是近年來企業信息化工作的結晶,是廣大企業開展信息化建設最實際、最生動的教材,建議繼續征集和推動企業信息化優秀案例,示范帶動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工作。同時,對失敗案例也要進行總結和剖析,并從中揭示企業信息化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誤區所在,幫助企業汲取經驗,使企業少走甚至不走彎路,提高企業信息化成功率。
6.以企業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為契機整合信息產業鏈。信息化建設包括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系統的硬件平臺建設應在統一規劃的條件下與軟件建設同步,硬件的建設要與當前所處的層次相適應。由于信息化建設的各個階段對硬件要求不同,如數據的流向、數據量的大小等,所以不能追求一步到位,多少年不落后,追求所謂的“更快、更好”只會造成建設資金的浪費。也不能采用湊合的方式,用兼容機代替專用服務器,只要求上網能通就行,否則會造成網絡阻塞、響應時間長、系統工作不穩定,使信息系統低效,影響員工對信息化建設的信心,甚至影響企業生產、銷售等活動。系統的軟件建設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點,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1)購買商品化軟件;(2)IT服務外包;(3)自主開發。要通過參與信息產品的每一個環節,整合整個信息產業鏈。